5月30日,宜都“國風”婚姻登記點迎來首對異地新人。來自深圳的王先生和宜昌的劉女士在這里辦理了登記手續(xù),并在百囍圖、“宜”見鐘情、婚書墻等打卡留念,儀式感滿滿,開啟了當?shù)亟蛹{、吸引異地新人旅游結婚的大幕。
婚俗改革很多地方都在作出嘗試。在5月20日,湖北宜都、茅箭、鐘祥等地都通過“520”集體婚禮,開設“公共灶臺”、公交婚禮等形式,讓婚事新辦簡辦,鼓勵新人及家庭走出費時費力、“耗人耗財”的婚禮流程。
結婚不應該成為負擔。隨著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,婚禮規(guī)模和花費逐漸成為許多家庭的重要支出,也與社會倡導的節(jié)儉美德格格不入。結婚本應是人生一大喜事,不應該讓天價彩禮、大操大辦、隨禮攀比等不正之風給新婚家庭及家人增添沉重的“砝碼”。有的家庭認為,傾盡積蓄、砸鍋賣鐵甚至舉債借貸也要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婚禮,落下地也只空留幾天的“熱鬧”,還債還情給新婚生活蒙上無名陰影。
婚俗改革有一個漸進引導的過程。2020年起,民政部印發(fā)《民政部關于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》,將婚俗改革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予以推動。婚事新辦、簡辦離不開黨和政府、社會各界的正確引導,要出臺相關政策支持簡辦婚禮,如為舉辦“公交婚禮”“集體婚禮”的新人提供公共服務便利等;要打造婚事新辦、簡辦示范工程,舉辦簡約適度而富有紀念意義的婚禮活動,吸引更多人參與;要拓寬宣傳途徑,利用網(wǎng)絡平臺、社交媒體等多種形式,擴大影響力,將婚事簡辦納入村規(guī)民約,形成人人踐行“新常態(tài)”。
移風易俗,非一日之功。當“彩禮”習俗變成“天價彩禮”束縛,當青年人出現(xiàn)“談婚色變”“結不起婚”現(xiàn)象時,
改變思想觀念就勢在必行,其中就包含文化習慣的改變、過度行為的約束、社會環(huán)境的包容等等,唯有破舊立新才能為幸福加分。(宜都市經(jīng)商局 張澤燁)